最新公开 城市污染地块名录相关 城市公布的污染地块名录是指城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本城市内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限值的地块进行登记和公布的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对污染地块进行管理和监督。各地会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污染地块名录管理办法。例如,《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督管理办法(修订)》就明确规定了列入污染地块名录的地块为经调查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或浙江省有关标准限值的地块。作用和意义 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通过明确污染地块,防止其被违法违规开发利用,避免污染对周边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落实污染治理责任 :明确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土地使用权人应当依法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促使其承担起治理污染的责任。规范土地利用管理 :为土地的规划、出让、转让等环节提供依据,自然资源等部门可以根据名录对相关地块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土地利用符合环保要求。接受社会监督 :向社会公开污染地块名录,便于公众了解本地的土壤污染状况,参与监督污染地块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增强环境保护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通过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官方渠道,了解本地污染地块名录的具体内容,包括地块的位置、污染情况、治理进展等信息。例如,可以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局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及时获取最新的污染地块相关资讯。知悉列入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未达到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建设用地地块,禁止开工建设任何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如果发现有违规开发利用的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如果居住或工作在污染地块附近,要密切关注周边环境质量的变化,如空气质量、水质等。若发现有异常气味、水质变色等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同时,可根据政府部门的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空气净化器、使用过滤水设备等。积极参与污染地块治理的监督工作,了解地块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的实施情况。可以通过查阅政府部门公开的信息、参加公众听证会等方式,对治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污染地块得到有效治理。如果发现有单位或个人违反污染地块管理规定,如在未达到治理目标的地块上进行违规建设、擅自改变地块用途等,应及时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举报,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政府部门对污染地块进行调查、监测和治理工作时,公民应给予配合,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例如,允许调查人员进入相关区域进行采样、监测等工作,不要无故阻挠。如果公民了解有关污染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污染来源等信息,应积极向政府部门提供,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污染地块的情况,制定更有效的治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