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看金价水涨船高
心里也就打起了占便宜的主意
各大网络直播间看一看瞧一瞧
并于3月5日被移交给中国相关部门/ k) f7 R. }' s+ D) x" data-mediatype="4" data-width="1080" data-height="1920" data-nonceid="" data-parentwidth="320">
祥小祥,本名李祥,在成为诈骗嫌疑人之前,曾是当地颇具知名度的网络红人。 他在抖音平台十分活跃,发布了诸如《终于快完工了》《真好啊,买车送个司机》等一系列短视频,还在2024年10月推出了原创音乐作品《卦》和《招安》,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 起初,他的视频多围绕家乡唐山滦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周边的山水风光展开,凭借对家乡特色的生动展现,很快在本地积累了大量人气。 售卖低价黄金 然而,让祥小祥真正 “出圈” 的,却是他在直播间的一系列操作。 他不走寻常路,没有选择利润较大的日常用品带货,而是打起了 “贵价商品” 的主意,其中低价售卖黄金最为引人注目。
2024年起,他利用黄金价格波动热点,以“内部渠道”“矿场合作”等虚假宣传,宣称能以每克200元的“白菜价”售卖黄金,远低于市场价。此外,他还以超低价销售汽车、手机等高价值商品,吸引大量粉丝下单。 然而,粉丝付款后,祥小祥不仅未发货,更于2025年初携全家潜逃至缅甸,并通过直播继续营造“投资暴富”假象,虚构项目吸收资金。直至投资者发现无法提现且团队失联,其诈骗行径才彻底败露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钱款到账后,祥小祥却迟迟未能兑现交易。 在众多消费者的催促与质疑声中,他疑似潜逃,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引发了轩然大波。
网红诈骗案件近年来十分频繁 上海百万粉丝女主播被诈骗案 2024年1月,从事网络直播行业、全网粉丝上百万的李女士在直播间认识曹某。曹某以服装业网店店主身份私信李女士,称想 “寄拍” 合作,后又透露自己是成功企业家,与李女士见面后确立恋爱关系。曹某PS银行转账截图,称要赠与李女士 100 万元恋爱基金,但以账户被父亲冻结为由,未实际到账。 之后,曹某以宴请客户、请朋友吃饭、给父亲买礼物等理由,陆续向李女士借钱,还PS了6500万元存款截图等继续行骗。2024年9月,李女士意识到被骗报警,曹某共计骗取李女士80余万元,其真实身份为房屋租赁中介。
2024 年8月9日晚,网红 “太原老葛” 被指割商家韭菜900万,涉嫌诈骗被立案。商家称太原老葛给其带货四次,累计收取佣金900万元,但销售额中1911万是刷单,实际销售额仅900万元,商家还爆出了刷单证据。2024 年7月,李先生在刷短视频时通过 “附近的人” 功能认识了有一千多粉丝的女主播 “思瑶”,并给她刷礼物,两人互换联系方式。思瑶称自己是瑜伽教练,家庭富裕但感情受过伤,暗示可与李先生线下发展感情,让李先生为其刷礼物打榜 PK。到 2025年2月,李先生作为 “榜一大哥” 已为思瑶刷了19万余元礼物,但当他想明确恋爱关系时,思瑶从不正面回应。李先生怀疑被骗,收集证据报案。经侦查,思瑶真实身份是临沭县的吴某,已婚,她通过打造虚假人设,以发展感情为诱饵骗取他人财产。
面对网络直播卖货中的种种陷阱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 避免上当受骗呢? 选择官方渠道付款:不论在哪个直播平台购物,务必通过平台提供的官方支付渠道进行付款,切勿添加陌生微信、QQ 等私下交易。私下交易不仅无法受到平台的交易保障,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护自身权益。 保持理性消费:在观看直播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主播营造的紧张抢购氛围、夸张的话术以及过低的价格冲昏头脑。对于那些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商品,要多留个心眼,仔细思考其合理性,切勿贪图一时便宜而冲动消费。例如祥小祥售卖的低价黄金,从常理推断,如此低的价格就不符合市场规律,很可能存在问题。 谨慎对待陌生人信息:对于主播或直播间内其他人提供的身份信息、背景故事等,不要轻易相信。在网络世界中,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需要多方验证。
不随意下载未知来源 APP: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诱导消费者下载未知来源的 APP 进行交易或参与活动,这些APP可能存在窃取个人信息、植入病毒等风险。消费者应从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APP,确保设备和个人信息安全。 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直播卖货诈骗,要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直播截图等,并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保留证据有助于警方快速开展调查,为追回损失创造条件。
常见“买寄黄金”套路有哪些 01刷单诈骗+邮寄黄金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兼职广告信息,待受害人询问后,发送兼职需要做的任务,如下载App、完成收藏视频或评论等任务,先小额返利,最后以受害人平台积分不够为由,引诱受害人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才能完成提现。 02投资理财诈骗+邮寄黄金 诈骗分子冒充投资专家,鼓吹“稳赚不赔”“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以购买黄金的方式进行充值,称收到黄金后会翻倍充值到受害人的账户。待受害人将黄金邮寄到指定地址后,骗子会立即将受害人“拉黑”,从此消失不见。 03冒充公检法+邮寄黄金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想要办理“撤案”手续,需购买黄金邮寄到指定地点进行“资金审查”,待审查通过后会将黄金全部返还。 04高价回收黄金诱骗 诈骗分子以高价回收黄金为幌子,提出极具诱惑的价格,诱导受害人线下购买黄金。随后,要求受害人使用网约车、跑腿、快递邮寄等方式将黄金送往指定的地点,待金条收到后,诈骗分子便立即销声匿迹。
▌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信息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