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
发表于 2022-10-6 16:53:37
来自手机
|阅读模式
在北方农村,人们喜欢玩一种叫做“游浒”的纸牌。这种纸牌的玩法虽然也是以钱币论输赢,但是半天玩下来,一块或两块钱的输赢,在农村人看来并非赌博,而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所以无论男女都乐在其中,农闲时节或是雨雪天,庄稼地泥泞无法干活时候,街坊邻居便相互吆喝:“走啊,游浒去。”一些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久坐玩牌伤身,便独自一人坐在炕头上,用纸牌玩游浒中的“拿八卦”,虽然只有一人,却也其乐融融。$ p. c" A1 J4 F( a7 W1 _
7 [! D0 O' q: L* O" R: W- ~3 b游浒用的纸牌是长方形,两头画得不规则的图形叫做“缺”,中间画得有的是小说《水浒》中的人物肖像,有的是用别的图形代替,上面写上《水浒》中人物的名称。这种纸牌在商店并不出售,只是乡村里的一些画匠在硬纸上画了低价卖出。这几年也有刻版印的了,但也只是由画匠送往村中定点人家出售。为什么玩这种纸牌叫“游浒”,而且牌上只画《水浒》中的人物呢?这里面呀,还有一段很有趣的传说呢。
) s, S" w0 F7 N' W; G4 x# d
% Y$ ]; R7 _% y0 p5 t3 j相传,施耐庵写出《水浒》后,一时之间,人们争相传阅。《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成了人们街谈巷议中的英雄好汉。但是,皇帝却担心老百姓会学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起义造反,于是把《水浒》定为禁书,全部上缴销毁。! Z2 t3 ?7 Y1 k9 x+ d: m
有一个秀才的母亲特别喜欢读《水浒》。秀才见母亲自从朝廷把《水浒》全部收缴销毁以后,因为读不到《水浒》而茶饭不思,便给母亲背诵《水浒》。但是,后来随着母亲的年纪渐老,耳朵有些发聋,听不清秀才的背诵了。秀才思来想去,便把《水浒》中的人物画到纸牌上,让母亲把玩。街坊中有人见了纸牌,也十分喜爱,便向秀才索要。秀才本是热心肠,有人喜欢索要,他便画了送人。渐渐地,秀才给街坊邻居画了不少纸牌。- `5 N% n p& [; Z3 }2 v! A
3 R" l7 _" C7 f# F有多嘴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知府。知府一听着急了,《水浒》是朝廷禁书,在他的辖地居然有人私画《水浒》,朝廷追究下来,头上的乌纱恐怕会保不住。于是,知府召集手下去抓捕秀才。知府府内有好心人事先通知秀才,让他赶快逃走。秀才心想,老母已年近八旬,终日在外逃亡漂泊也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秀才灵机一动,把街坊邻居聚集在一起,四五人一组围成一圈,轮流玩纸牌。( R4 H6 U$ s# B% o# K7 o! q' k" T
- B5 T# Z0 \9 K$ u: M
知府带手下气势汹汹地来到秀才家,见人们围在一起玩纸牌,一边玩一边把纸牌往地上摔,命手下把秀才抓起来,责问秀才为什么违反朝廷禁令,私画《水浒》。秀才回答说,他并没有违反朝廷禁令,因为他痛恨《水浒》里的一百零八将领兵造反,所以把他们画在纸牌上玩游戏,让人们往地下摔,摔得他们粉身碎骨,永远不会再站起来造反。
. ]1 i, |( c, P! j" [2 b/ y8 f' |3 z3 r Z' ^
知府听了秀才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放了秀才,并且向秀才索要了一套纸牌,回府后把秀才的一番话当成自己的创意,写成奏折呈报皇上,皇上见了奏折,龙心大悦,下令把知府连升三级。; ^* `2 U) L( p
1 h' i6 L% W" _( y. r. r秀才和街坊邻居觉得玩纸牌很有趣,便根据《水浒》中的场景设计了许多玩法。慢慢地,这种纸牌游戏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因为纸牌上画的都是《水浒》中的人物,人们便把这种游戏叫做“游浒”。' E) m) k: S+ `! H, H
$ F# u- K4 F7 W& ~- t2 H4 h
! G2 S I6 _ L( @% }- O9 ~# W& c3 N
+ K0 |/ y' J/ n) S8 G# n
, q. y5 u! f/ {) M, `4 s3 ]
: Y8 L) m' I4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