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地道道的唐山人,虽然生在唐山,长在唐山,但是你不一定真的了解唐山,就比如:唐山“七区四县三个县级市”的名字都是咋来的,你知道吗? 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还是沧海桑田的自然变迁、又或是佳人才子的爱恨情仇……今天就跟着唐哥一起穿越时空,回顾历史,揭开唐山各县区的神秘面纱,探寻一个个地名背后的趣事~ 唐山市 要说起咱们“唐山”的由来,那可是有点厉害的,跟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相传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东征时曾均屯兵于现在的“大城山”一带。为纪念此次东征,他将此地命名为“唐山”。
第二种说法是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说完“唐山”的由来,咱们再来说说唐山境内的这些市、区、县。先说这“七区”。 唐山地震之前以京沈铁路为界,京沈铁路以北为路北、京沈铁路以南为路南两区。不过现在是以新华道为界,以南为路南区,以北为路北区。
现在的古冶区,最开始叫“东矿”,都知道咱唐山是著名的“钢铁城市”,当时的古冶区就是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冶铁中心,因此“古冶”就是指“古代冶铁之地”。
还有一个传说:山东一古姓老汉躲避连年旱灾时落脚此地,汉身怀打铁技艺又乐善好施,村民称其为“古爷”。古爷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居住而后形成的村子称为“古冶”。 之前唐哥就发过一篇关于“丰润”的文章丰润,原来这么有故事!其中就提到过关于丰润名字的由来,丰润曾名为“永济县”,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朱元璋在此写下“润泽丰美”四字,“丰润”之名就沿用至今。 丰南区原为丰润县辖区,1945年析丰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丰润县之南,故名丰南。 开平区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当地居民为了祈求太平,设开平中屯卫,第二年建开平镇,寓意“开始太平”。开平由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 曹妃甸区 上边说“唐山”的由来的时候,说到了李世民东征,“曹妃甸”的由来同样与李世民有关。相传李世民东征时携一位曹姓妃子随行,途经现在的唐山时妃子病逝,为了纪念她李世民特命名此地为“曹妃甸”。那“甸”是啥意思?因为该地位于渤海湾畔,所以称之为“甸”。
遵化市 “遵化”之名历史悠久。五代时,遵化归于后唐统治之下。因是新归附的地区,为巩固统治,就取了一个封建礼教色彩浓厚的县名:“遵化”,意思是“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
迁安市 迁安市的地名由来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代。据史料记载,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也就是南宋时期,更名为迁安县,取“迁民安业”之意。 因为滦河贯穿滦州全境,所以滦州市因靠滦河而得名。 “乐亭县”因古乐安亭得名。据考今乐亭县城所在地在三国时期就有行政建制,称为“乐安亭”。金大定年间县名沿用“乐安亭”中的“乐亭”二字。因为靠近滦河,地势平坦且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居住和耕作,因此,“乐亭”寓意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相传,古代一位从中原逃难到今玉田麻山脚下的农民阳伯雍,因勤劳善良、扶危济难感动了山神,山神给了他一把石子让他种在地上,结果长出了美玉。
后来,人们将此地称为“种玉之田”,简称“玉田”。唐代武则天时期,正式命名为“玉田县”,并沿用至今。 迁西县 迁西县因地处迁安市西部而得名,于1946年由迁安县析置,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明代古长城串联起潘家口、喜峰口、青山关等20余座雄关险隘。李广北击匈奴、曹操东征乌桓等曾来经于此。 滦南县 滦南县1946年建置,以在滦河之南而得名。
原来咱们城市的名字还有这么多故事!你家是哪儿的?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地名由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